新闻聚焦
2023年,宁夏农业高质量发展按下“加速键”
农业增加值增长5%左右,增速连续2个季度居全国第1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0元,增长7.1%,居全国第4、西部第2、西北第1,取得了宁夏历史上具有创纪录意义的多项最好成绩。
2022年,我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交上一份靓丽答卷,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了农业基本盘、守住了“三农”压舱石。
开篇谋新局,追梦再出发。2023年,宁夏农业高质量发展怎么干?
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定下预期目标: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5%以上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5%,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。
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,及时兑现各类种粮补贴资金,不断健全面向实际种粮农民的收益保障机制,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,全年小麦、水稻、玉米播种面积分别达到98万亩、50万亩、567万亩,马铃薯、杂粮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30万亩、150万亩,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34万亩以上。大豆、油料播种面积分别达到39万亩和40万亩,复合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,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万亩。
围绕建设整省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全国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,大力实施高效节水农业“三个百万亩”工程,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93.7万亩,发展高效节水农业74万亩,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.58。聚焦粮食和特色产业,扎实推进13个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提档升级,着力打造西部种业基地和西部种业强区,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%以上,奶牛良种化率稳定在100%,肉牛、滩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%、92%以上。
立足“土”、包装“特”、升级“产”,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,持续把“六特”产业做优做特、做大做强。加快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集群,打造“世界葡萄酒之都”;打造枸杞产业集群,进一步提升“中国枸杞之乡”的知名度、美誉度;建设“一核两翼”牛奶产业集群,打造“高端奶之乡”;建设中南部山区肉牛产业集群和中部干旱带滩羊产业集群,打造高端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,持续擦亮“中国滩羊之乡”名片;建设冷凉蔬菜产业集群,打造高品质冷凉蔬菜基地。
坚定不移推动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品牌强农,坚持政府、市场“双手发力”,区域品牌、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“三牌联创”,走出去、请进来相结合,线上、线下同步推进,持续挖掘“原字号”“老字号”“宁字号”农产品品牌优势,提升品牌溢价能力。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5个,争创全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,新建自治区级基地5个。大力支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,形成区域品牌辐射带动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竞相绽放的良好局面。
大力实施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计划,重点推广新技术、新品种各100项以上,绿色技术模式16项以上,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%以上,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%。每年培育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个、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40个,到2027年实现全覆盖。
协同推进成果巩固和农民增收,健全标准适宜、识别快速、措施精准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,强化兜底保障,把脱贫群众、脱贫地区放在农民增收大格局中统筹考虑,把更多资源力量用在发展产业、带动就业上,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,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有新渠道、脱贫成果持续稳固。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以上,培训农村实用人才8400人次。(宁夏日报记者 张瑛 文/图)